吳鐵城與南洋華僑協會的成立

陳三井*

 一、楔子

南洋華僑協會(後易名為華僑協會總會)自民國卅一年(一九四二年)五月十日成立,倏忽已將屆滿一甲子。一個協會或學會(今統稱人民團體)能夠橫跨兩個世紀,從重慶到南京而後台北,數遷會址,堂堂進入六十壯年,雖不敢說絕後,殆為空前,撫今追昔,令人備覺珍惜。

南洋華僑協會因何成立?當年成立的背景如何?協會之名為何要冠上「南洋」兩個字?提起協會,又不能不追憶吳鐵城先生。鐵城先生究竟是何樣人物?他的華僑觀如何?他對南洋的看法如何?以上這些問題,老一輩的資深會員固然知之甚詳,而新會員或恐較為陌生。筆者以中國近代史的專業,雖然目前檔案文獻不足,仍不揣固陋,披閱當年報刊,查考前人回憶傳記等資料,撰成本篇,一者或可略釋眾疑,一者也順祝本會花甲之慶。

二、吳鐵老的華僑觀

夙有「華僑之母」、「華僑導師」、「華僑之友」等美稱的吳鐵城先生(1888-1953),人稱吳鐵老。早歲加入同盟會,追隨革命,曾任報社總主筆、民選縣長,歷任軍政府參軍、上海市長兼淞滬警備司令、廣東省主席、中央海外部部長、中國國民黨秘書長、立法委員、行政院副院長、外交部長等要職。他最膾炙人口的兩句名言是:「不到東北,不知中國之博大;不到東北,不知中國之危機!」他最為人稱道的事功之一便是,說服少帥張學良易幟,促成和平統一的大業。[1]

吳鐵老與海外接觸,淵源甚早,總理對海外僑胞的聯絡,即多由鐵老翊贊。[2]鐵老自少年時即僑居海外,兼因親受國父的啟發,對於華僑寄人籬下的心情最為瞭解,處處想為他們解決身受的痛苦。華僑熱心贊助革命,雖被譽為「革命之母」,但是他們所希望於祖國的,無非是祖國能富強,使他們在海外不再受蹂躪和歧視而已!因此,鐵老逢人便說,「我們愛護華僑的唯一辦法,不在恭維他們的愛國熱誠,而在積極使中國富強,使他們在海外不致受弱國的待遇」。[3]

在「洞明僑隱,熟悉僑情」之餘,鐵老對華僑事業有一個基本的見解,那就是,華僑事業是國家事業重要的一部份,不可認為只是私人事業。[4]因此,他反對視華僑為搖錢樹,他常說,我們應該注意「與」,而不能計劃「取」。他最瞭解華僑辛苦營謀之不易,他知道華僑沒有祖國庇護的艱困,所以他積極的想法使華僑有發展的機會,消極的想法使華僑減輕負擔。[5]

正因為對於華僑有這一層情深意重的想法,所以綜鐵老一生,無論身居何職,處身何地,無不注意華僑問題,以愛護僑胞、服務僑胞,為推進海外工作的重心,並熱心為他們解決困難,故被稱為「華僑導師」。[6]有耕耘才有收穫,有付出而不計較回饋,就是這個緣故,「在僑胞中間,鐵老起著師保的作用;在僑胞的心裡,鐵老有其不拔的地位」。

三、南洋之旅的意義

民國廿八年十二月,吳鐵老就任中央海外部部長,翌年八月,五屆七中全會閉幕以後,他即以最高統帥軍事委員會蔣委員長代表的身份,銜命到南洋去宣慰僑胞。鐵老此行有兩大任務:積極方面,在於加強華僑必勝必成的信念暨擁護領袖的忠貞,獎勵華僑已往對祖國抗戰大業的貢獻,鼓勵其加強團結奮鬥,出錢出力,同時並訪問當地政府主腦,促進同盟國陣線的緊密聯結,以使僑胞努力愛國工作的環境更為有利;消極方面,在於闢斥共匪散播的謬論,揭發共匪破壞團結統一,啟釁作亂的陰謀,勸誡爭取陳嘉庚,並疏釋其言論的偏見,使僑胞正視是非,明辨邪正,以免海外抗戰心力的渙散抵銷。[7]

鐵老此行歷時幾達半載,主要為菲律賓、荷印、星馬三站,經歷七十餘埠,大小城一百五十餘處,演講凡三百次,所獲致的重大影響,真可說是「德威深被,四海歸心」。[8]回國後,鐵老曾撰有《宣慰南洋報告書》,約十餘萬言。其結論說:

「華僑之於南洋,實係南洋社會重心的主力。微華僑,不能有南洋社會之存在;微華僑,不能有南洋社會之進步,不能有南洋社會之繁榮安定。由於社會的進步及國力伸展,華僑在南洋之力量將十百倍於今日,今後政府對此南洋的主力,亟宜因勢利導,善為運用,以謀我國力的海外發展。」

抗戰後的中國,將為東亞最大的強國,南洋為我國的外衛,基於國防上的關係,將日見重大。為今之計,亟宜發動國民外交,結合土人並組織僑眾,以宣揚我國王道文化的精神,建立三民主義的共存共榮的國際關係。一以增進弱小民族的福利,一以奠定世界和平的基礎。中國富強之後,將為世界和平的主力,但欲安定世界,必先安定亞洲,欲安定亞洲,必先安定南洋,欲安定南洋,必先建立三民主義的共存共榮國際關係,是則三民主義的王道中國,為民族的、世界的、歷史的使命。[9]

透過這份報告書,我們深切瞭解到,南洋在吳鐵老心目中的重要性,以及南洋在國防上與祖國的密切關係,今後組織僑眾,發動國民外交既如此重要,那麼第一個華僑協會的成立,冠上「南洋」兩字,也就順理成章了。

四、南洋華僑協會成立

吳鐵老自遍訪南洋,宣慰僑胞歸國後,鑒於南洋地位重要,為加強南洋華僑與祖國之聯繫,乃創立南洋華僑協會。該會成立大會於民國卅一年五月十日下午三時,假重慶中央黨部大禮堂舉行,出席者有:吳鐵城、陳立夫、潘公展、劉紀文、洪友蘭、余俊賢、王正廷、王雲五、徐恩曾、許世英、劉維熾、甘乃光、魏永銘、貝淞蓀、陳策等二百餘人,共推吳鐵城、許世英、陳立夫、陳樹人、朱家驊、劉維熾、康兆民、林慶年、黃樹芬等九人為主席團,吳鐵城為總主席。行禮如儀後,首由吳主席致開會詞,繼由谷正綱(社會部長)、陳立夫(組織部長)、劉維熾、林慶年(新加坡商會主席)分別致詞,致詞畢,即開始討論。大會通過恭請蔣中正為名譽理事長,敦聘孔祥熙為名譽副理事長,吳稚暉、戴季陶、孫科等十八人為名譽理事;王正廷等卅七位會員為名譽理事;臨時動議,全場一致通過向蔣總裁致敬電文,並電慰海外僑胞及前方戰士。[10]

是日,大會並一致推選吳鐵城等卅一人為理事,陳訪先等十五人為候補理事,陳果夫等九人為監事,王吉士等四人為候補監事,並由大會提交理事會,聘請王志華、劉政芸、徐國懋、黃元彬、沈宗濂、陶桂林、刑雲岑等四十九人為經濟事業委員會委員,聘請葉溯中、郭威白、鄧公玄、浦薛鳳、周演明、吳文藻、羅杏林等四十二人為設計委員會委員。[11]

南洋華僑協會的成立,在戰時陪都似未引起太大的注意。由中央通訊社發佈的一則約四、五百字的新聞稿,僅有中央日報、大公報兩大報刊出,地位並不顯目,大公報且予以刪節,更形精短。值得慶幸的是,兩日後,中央日報登出一篇以︿南僑協會之成立﹀為題的社論相互呼應,指出「這一個團體在這個時間成立於陪都,意義非常重大,希望協會針對僑胞如何對國家貢獻其力量,以及僑胞自身如何發展其生存兩大問題,提出適當的解決辦法,並對協會所扮演的角色以及未來的發展,深致期許。社論說:「協會的將來,必能包括大多數僑胞的代表,僑胞自身各種問題,只有自身知道得最清楚,政府與社會過去要想盡力而無從下手,現在都可透過南僑協會的組織而洞明真相。所以,「南僑協會」的組織,既是幫助政府,也同是幫自己。希望這一個組織是歸國僑胞人力、財力的大本營,這一個組織成立後,僑胞對於祖國的貢獻,比較過去在海外還要重大!」。[12]

時隔六十週年,重溫這篇社論,不僅令人心有戚戚焉的感覺,復增加「捨我其誰」,任重道遠的一份使命感!

五、一份重要文獻大會宣言

協會成立當日,全體出席人員並一致通過大會宣言。這是華僑協會深具歷史價值的一份重要文獻。惟全文甚長,不便照錄,茲將其內容分類摘錄如下:

(一)中國與南洋關係

「中國與南洋,壤地相接,誼切唇齒,歷史關係,淵源尤久。先民篳路藍縷,肇啟遐方,徙居南邦,遠在秦漢。自後懋遷往返,通婚修好,史籍記載,斑斑可考。其間尤以明之鄭和,自永樂三年迄宣德八年,南船七次,足跡遍呂宋、暹羅、爪哇、巨港、婆羅洲、麻六甲,自西經印度、阿拉伯遠及非洲東部之竹步,宣揚德威,名震南島,其珍聞軼事,今猶膾炙人口,流傳於南洋民間。」

(二)僑胞對開發南洋之貢獻

「南洋之開發,尤以十九世紀以後之繁榮,大都得力於我僑胞之刻苦奮鬥,而最難能可貴者,華僑經營南洋,只知服務,不尚征取;只事經濟的墾殖,不懷政治的慾望,奮其血汗,立業異鄉,崇禮尚法,矢信尚義,其和平中正之德性,崇高偉大之精神,實已為研究南洋問題之世界學者所公認,初非吾人主觀的自炫。故華僑之於南洋,不僅為其經濟開發之動力,不僅為其社會生活之重心,而尤為其政治安定之因素,於此益徵我中華民族文化之精神,實為人類共存之道德。」

(三)華僑對祖國之貢獻

「華僑久居異邦,眷懷祖國,其情彌殷,民族意識發皇強毅,故晚近以來,華僑對於祖國之貢獻,厥功獨偉。初則贊助革命,創造民國,國父曾譽為『革命之母』。抗戰以來,輸財輸力,爭先恐後,其忠愛祖國、擁護國策之精神,尤予舉國上下莫大之興奮,增益民族抗戰無限之生力。至其數十年來源源匯款,彌補入超,酌盈補虛,富國裕民,猶其餘事。故華僑之於祖國,實又為我民族生命強化上亢進之『生素』。」

(四)南洋民風

「南洋民風敦厚,氣候溫和,資源豐饒,面積遼闊,僅荷印一部,其東西之長已同我國上海至西藏。華僑之赴南洋,自始並非由於有計畫之移殖,亦非有賴於政府之協助,而乃本其自強不息之精神,用能堅苦卓絕,以開草莽,出其血汗,灌溉南島,以造其今日之盛。今日之南洋,實已遍佈我華僑之事業,即於窮鄉僻壤、叢山峻嶺之間,亦可見我僑胞之蹤跡,我炎黃華胄生架之冒險犯難,堅苦掙扎而弘揚於海外。」

(五)華僑企業精神

「華僑以在外生存競爭之劇烈,益以西方文化直接之薰陶,科學智識較易吸收,經濟技能較易進步,企業精神亦較宏偉。僑胞事業家經數十年之艱苦奮鬥,苦心經營,其經驗豐富、技術精湛、氣度宏大者,均實為祖國今後建設之主力;而其事業之現代化、組織之科學化,不特足供祖國今後建設之借鑑,且其天才之表現、事功之成就,益使吾人對於民族富強康樂之前途,增益莫大之希望與信心焉!」

(六)日軍南侵與南洋地位之重要

「惟南洋已慘遭敵寇之蹂躪,我炎黃子孫二千年來,在海外慘淡經營苦心所得之地位與所建之事業,亦已慘遭空前之摧殘;而我千數百萬之僑胞,則正陷於水火,顛沛流離,驟失憑藉。…吾人觀此現象,…亟宜妥謀方案,付諸實施,以慰萬千僑胞喁喁之望。….誠以華僑事業即為國家事業,華僑事業之發展即為國家事業之發展,華僑事業之盛衰實繫整個國運之隆替。吾人必須喚起國人之注意,合全國人民之心思,研究南洋,合全國人民之力量,協助華僑,以共挽南洋之危機,進謀南洋之繁榮。」[13]

這真是一篇擲地有聲、充分反映時代脈動的珍貴文獻,將南洋華僑與祖國源遠流長、血脈相連、休戚相關、榮辱與共、桴鼓相應的密切關係與永恆民族感情,表露無遺,即使在今日看來,仍有它顛撲不破的道理在。在此不禁要呼籲國人,多關心華僑,多盡力幫助華僑,多花心思研究華僑問題,方始不辜負吳鐵老等先賢,當年創立華僑協會的一番苦心!

(本文原載於《僑協雜誌》第76期,民國91年5月,頁5-9。)


* 華僑協會總會理事長。

[1]有關吳鐵城先生的生平,主要請參閱:1.吳鐵城著,《吳鐵城回憶錄》,台北三民書局,民國82年10月3版;2.蔣永敬撰,〈吳鐵城〉,《中國現代史辭典,人物卷》,近代中國出版社,民國74年6月,頁162-3;3.《民國人物小傳》,第一冊,傳記文學出版,民國64年6月,頁93-4。

[2]柯俊智,〈憶吳鐵老〉,《吳鐵城先生紀念集》(一),頁219。

[3]黃朝琴,〈悼華僑之友吳鐵老〉,《吳鐵城先生紀念集》(一),頁161。

[4]李樸生,〈在我腦中還活著鐵老〉,《吳鐵城先生紀念集》(一),頁199。

[5]汪公紀,〈悼念鐵老〉,《吳鐵城先生紀念集》(一),頁201。

[6]鄭彥棻,〈我所崇敬的鐵城先生│紀念鐵老逝世卅週年〉,《吳鐵城先生逝世卅週年紀念集》,頁6。

[7]莊心在,〈吳鐵老與抗戰期中的南洋〉,《吳鐵城先生逝世廿週年紀念集》,頁65。

[8]同前註,頁74。

[9]祝秀俠,〈抗戰期間鐵老訪問南洋簡記〉,《吳鐵城先生逝世卅週年紀念集》,頁57。

[10]《重慶中央日報》,民國31年5月11日,第三版。

[11]重慶中央日報,民國31年5月12日,第三版。

[12]同前註,第二版。

[13]同前註,第三版。

發表留言